双小腿卷入机器近乎毁损!医护91天救治终获保全
时间:2025-08-04 16:26
时间:2025-08-04 16:26
不慎跌入正在运转的搅拌机,双腿多处骨折,随时面临截肢风险!历经9次手术、91天救治,这位双腿被绞入机器的33岁工人于近日顺利出院,开启了充满希望的康复之路。
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多例类似机器绞伤患者,伤情多涉及肢体开放性损伤、骨折等,严重者甚至终身残疾,多因操作不规范、设备缺乏安全防护装置所致。医学专业人士提醒,工伤预防比救治更为重要。
惊魂一刻:搅拌机“吞噬”双腿,伤情触目惊心
今年4月19日,陈先生不慎跌入正在运转的搅拌机,双下肢被机器绞伤,顿时鲜血淋漓、剧痛难忍。“还好我拼命爬了出来,不然整个人都进去了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形,陈先生至今仍然心有余悸。
到达医院时,距离陈先生受伤已过去5个多小时。入院检查显示,陈先生的伤势堪称 “毁灭性”——双下肢多处开放性骨折,从左侧股骨内髁、胫腓骨远端,到右侧胫骨、腓骨,几乎涵盖双下肢主要骨骼;血管、神经、肌腱大面积断裂,意味着下肢血液循环和运动功能面临 “断联” 风险;更严重的是,双下肢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撕脱,左膝内侧皮肤缺损达8厘米,左小腿至左足内侧缺损20厘米,右小腿后侧缺损更是高达35厘米×20厘米,创面内肌肉暴露、断裂,还残留大量黑色异物,污染严重。“当时患者双下肢血运极差,小腿和足趾苍白冰凉,若不及时干预,随时可能面临截肢风险。” 广州和平骨科医院创伤显微外一科王小立主任回忆道。
首战告捷:5.5小时手术让断裂骨骼、血管复位
面对如此复杂的伤情,医院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并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,创伤显微外一科、麻醉科、手术室等团队联动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战役就此打响。
“清创一定要彻底,血管神经修复要精准,骨折固定要稳妥,每一步都不能出错。” 王小立主任叮嘱参与救治的涂龙、罗彬、邓少林医生。在他的带领下,手术团队分工协作:先以双氧水、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,清除异物与失活组织;在显微镜下,用直径仅0.02毫米左右的缝线逐一吻合断裂的胫后动脉、大隐静脉;对于断裂的胫神经、腓深浅神经,采用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桥接修复,为肢体感觉恢复铺路;而断裂的1-5趾屈伸肌腱、胫前肌腱等,则像 “接电线” 般精准对接缝合;最后以克氏针固定粉碎的跟骨、距骨,外固定支架稳定胫腓骨骨折,骨水泥覆盖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。
凌晨时分,这场长达5个半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。“术中出血800毫升,输血6单位,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换了近1/5,但肢体血运保住了,第一步胜利了!”王小立说。
鏖战攻坚:多次高难度手术分期修复缺损创面
保住肢体只是第一步,后续的创面修复更是一场持久战。由于创面污染严重、皮肤软组织缺损巨大,陈先生又先后经历了 4 次扩创与骨水泥更换术,为后续的创面修复创造条件。
5月15日,医务人员开始为陈先生进行了皮瓣移植,修复腘窝部、右小腿后侧的缺损创面。术中,当团队按计划用带蒂股前外皮瓣修复右腘窝时,却发现关键穿支血管异常,皮瓣供区不足,于是当机立断改用“游离皮瓣+腹部全厚皮片”修复。其间,他们在显微镜下用直径约为0.01毫米的缝线小心翼翼地吻合血管,每个吻合口缝合6-8针。最终,这场从早9点持续到晚9点的手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顺利完成。
5月22日,医务人员成功为陈先生进行了长达8个多小时的第9次手术:游离左股前外皮瓣修复左内踝缺损创面。
经历多次手术,陈先生保住双腿
近日,经过 91 天的精心救治,恢复良好的陈先生顺利出院。出院时,陈先生的右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,左膝虽屈膝受限但伸膝功能恢复,伤口愈合良好。后续康复过程虽漫长,但只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,会逐步恢复行走。
警钟长鸣:工伤预防比救治更重要
此次事件也为工伤防护敲响警钟。据统计,机械伤害是制造业、建筑业等行业的常见工伤类型,多因操作不规范、设备缺乏安全防护装置所致。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多例类似机器绞伤患者,伤情多涉及肢体开放性损伤、骨折等,严重者甚至终身残疾。
“工伤预防比救治更重要。”王小立表示,企业一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为设备加装防护装置、定期检修,同时加强员工安全培训;劳动者也需提高警惕,严格按规程操作,避免侥幸心理,才能减少类似事故发生。
文 |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李梅
24小时咨询热线:
020-84387989 / 18027421101急诊电话:
020-37631724 / 020-37632592
医院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聚德南路112-120号(双号)
交通指引:公交聚德西路口站、聚德路站,地铁三号线大塘D出口
医院总机:
020-89636593总值班电话:
18011752090在线挂号 / 咨询 / 预约
健康科普
院内新闻 / 咨询 / 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