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男子在非洲加纳务工时,左手不慎被卷入机器,损伤严重,当地医院无法处理。在辗转飞行14000公里,受伤50个小时后,他最终返回祖国,在广州得到紧急救治,保住了严重受损的左手。目前,患者康复状况良好,有望重返工作岗位。

机器“吞手”惊魂,当地医疗束手无策
西非加纳,当地时间7月19日23时许,38岁的李先生(化名)正在工厂工作,左手突然被高速运转的机器卷入,剧烈的疼痛瞬间席卷全身。他紧急按下机器停止键,在同事的帮助下,将左手小心从机器中“拆”下来,但眼前的景象让他差点崩溃——左手被挤压得面目全非,血肉模糊。
“完了,这手废了。”李先生心想,“我还这么年轻,孩子需要我,绝不能就这么放弃。”随后,同事立即带着李先生前往当地医院求医,辗转多家医院后,李先生仅接受了简单的清创处理,伤情在不断恶化。
正在绝望无助时,远在广州的总公司得知消息后,第一时间联系了国际SOS救援中心,同时对接广州和平骨科医院,并火速为他订购了最早回国的航班,一场跨越国界的医疗救援就此展开。
1.4万公里跨国奔袭,50小时与伤情赛跑
从加纳到广州,14000公里的距离,18个小时的飞行时长,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考验着李先生的体力,也牵动着所有人的心。
“必须和时间赛跑,晚一步,手就可能保不住了。”广州和平骨科医院创伤显微外四科兰荣玉主任团队在接到消息后,提前做好了接诊准备。
北京时间7月21日18时许,李先生终于抵达广州和平骨科医院。此时,距离李先生受伤已超过50小时。
“患者的情况非常危急,左手多处开放伤口边缘不整齐,手指末端瘀紫、血运差,感觉和活动功能严重受限,濒临坏死,必须立刻手术。”接诊的阮奕焕医师迅速对李先生的伤情进行了评估。医院当即开通绿色通道,手术团队火速投入到术前准备中。

显微镜下“穿针引线”,4小时吻合多条血管神经
术中,医生发现李先生的伤情比预想中更严重:桡动脉、尺动脉血栓栓塞,多条指动脉、指神经断裂,还出现了抽脱串珠样栓塞及马尾状损伤,部分血管神经缺损最长达1厘米。
“血管、神经吻合是关键,一旦处理不好,左手功能就难以恢复。”兰荣玉主任介绍,团队需要在显微镜下完成精细操作,用比发丝还细的手术缝合线,将断裂的血管、神经逐一吻合。
手术中,医生先取出血管栓塞的血栓,随后小心翼翼的修复多条断裂的血管、神经、肌腱,并且从前臂移植了血管来桥接修复血管。经过4个小时的精心手术,手术团队成功为李先生保住了左手。目前,他正在医院接受康复锻炼,按照恢复进度,未来有望重新回到工作岗位,撑起家庭的重担。
文|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李梅
图|由医院提供
文章来源|羊城晚报·羊城派